AGGAME
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资讯分类

斑秃新药利特昔替尼工艺开发

  • 分类:行业动态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2-19 17:45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利特昔替尼是由美国辉瑞开发的一款新型口服靶向Janus激酶3(JAK3)抑制剂。临床研究证明,利特昔替尼可以有效阻断信号分子和免疫细胞活性,而这些信号分子和免疫细胞被认为是导致斑秃的原因。

斑秃新药利特昔替尼工艺开发

【概要描述】利特昔替尼是由美国辉瑞开发的一款新型口服靶向Janus激酶3(JAK3)抑制剂。临床研究证明,利特昔替尼可以有效阻断信号分子和免疫细胞活性,而这些信号分子和免疫细胞被认为是导致斑秃的原因。

  • 分类:行业动态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2-19 17:45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利特昔替尼是由美国辉瑞开发的一款新型口服靶向Janus激酶3(JAK3)抑制剂。临床研究证明,利特昔替尼可以有效阻断信号分子和免疫细胞活性,而这些信号分子和免疫细胞被认为是导致斑秃的原因。与第一代泛JAK抑制剂相比,利特昔替尼因为精准阻断,因此在药物毒副作用上要比之前的药物略低一些。

 

目前,辉瑞的利特昔替尼胶囊(ritlecitinib)上市申请纳入优先审评,预测2023年Q3被FDA批准上市;利特昔替尼胶囊将被用于适合接受系统性治疗的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斑秃患者,包括全秃和普秃,这意味着“少年斑秃烦恼”的患者也将多一个选项来让自己拥有一头茂密的头发了。

 

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,具有潜在的免疫炎症发病机制,当免疫系统攻击人体毛囊时,就会发生,导致头发脱落。这种脱发通常发生在头皮上,但它也会影响眉毛、睫毛、面部毛发和身体的其他部位。斑秃是全球发病率第二高的脱发症。斑秃影响着美国约680万人,中国患者约有400万,全球约1.47亿人。

 

利特昔替尼原料药从结构式上可以看出,该药物分子具有两个手性中心,关键中间体哌啶环(Benzyl (2S,5R)-5-Amino-2-methylpiperidine-1-carboxylate Hydrochloride)的绝对构型的制备对于原料药工艺放大生产是一大挑战。

 

原研公司以5-甲基-3-氨基吡啶为起始物料,使用PtO2金属催化剂将吡啶环还原成哌啶环,经过Cbz保护,得到2:1顺反异构产物;通过Chiral SFC拆分得到关键中间体rac-5;随后在盐酸二氧六环作用下得到rac-7;紧接着通过亲核取代反应、脱去Cbz保护基、与丙烯酰氯缩合生成rac-1,最后经过第二次Chiral SFC拆分得到产物利特昔替尼。这是原料药早期合成工艺路线,经过两次手性拆分,目标产物收率低,后处理操作繁琐,不利于商业化生产。

考虑到Chiral SFC拆分成本高、收率低,原研公司通过持续工艺优化,第二代工艺路线使用Rh/C催化剂还原吡啶环,提高了顺反异构产物比例至2.8:1;而且使用(R)-N-3,5-二硝基苯甲酰基苯甘氨酸为拆分剂,以两步31%收率得到中间体11;随后在碱性条件下得到Cis-4中间体,紧接着上Cbz保护、脱去Boc保护,以三步80%的收率生成关键中间体rac-7;

 

上述优化的工艺路线使用了拆分试剂,有一半产物浪费,造成总收率还是偏低;国内一家仿制药公司对该工艺路线做了进一步优化;该工艺路线以D-Boc-焦谷氨酸乙酯为原料,经格式开环、还原反应、羟基磺酰化、成环、脱保护和/或成盐、取代反应、拆分、脱Ts保护、脱苄基和酰胺化得到利特昔替尼。

 

该制备方法原料易得,价格低廉,降低了生产成本,并且原料中引入一个手性中心,降低后续化合物需要多次拆分的压力,后续通过L-DBTA拆分试剂拆分,最后得到利特昔替尼。但是该工艺路线还是需要一次拆分,损失一半的产物,总收率还是偏低,而且后处理繁琐,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该合成工艺路线。

 

基于商业化大生产的需求,国内另一家仿制药公司设计了新的工艺路线,采用酶催化的策略引入手性氨基;以(2S)-2-甲基-5-氧杂-哌啶-1-羧酸叔丁酯为起始物料,首先他们使用一个关键的转氨酶ATA-X,顺利得到关键中间体2,随后经过亲核取代、脱保护、缩合反应,最后得到利特昔替尼原料药。

 

该工艺路线创新点主要是利用转氨酶ATA-X,一步反应得到关键手性中间体,该工艺不仅合成步骤短,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关键中间体的手性选择性和产率;另外该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,试剂易得,后处理操作安全,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。

 

生物酶催化技术是实现绿色化学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,与传统化学合成相比具有诸多优势:生物酶催化避免使用有毒催化剂,可以使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,产生较少的副产物和三废,有效缩短合成路线,提供更高的催化效率和立体选择性,实现低成本、高质量生产。生物酶催化技术作为绿色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已经广泛应用于重磅药物及药物关键中间体的生产中,这也说明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,嫁接生物催化技术将会成为新药开发合成工艺过程的一个常选项。

 

参考文献:

  1.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,2019, vol. 23, # 9, p. 1872 - 1880
  2. CN112430235 A;
  3. CN112759535 A;
  4. CN113121539 A;
  5. CN112888691A;
  6. CN112824381, A;
  7. WO2010048012;
  8. WO2016112298;

 

 

×

搜索

搜索
这是描述信息
版权所有©AGGAME生物医药(上海)有限公司    沪ICP备14907820号      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5262号   
×